品牌公关如何应对危机

2021-09-17 16:18 栏目:行业动态 查看()

  在人人都上网的时代,每一个组织和个人都在建立自己的影响力,企业用自媒体、种草、直播创造流量,明星和草根主播有同样的机会创造粉丝群,个人发朋友圈得到比平时多一倍的点赞,也会悄悄兴奋大半天。

  但是机会总是与风险并存,暴露越多漏洞越多,发声越随意,被随意言论伤害的几率就越高。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中国选手获得了第一枚金牌。 一名网民在微博发帖“祝贺奥运首金,冲冲冲”;不一会儿,网上有人转发这位奥运冠军曾经在微博上晒的自己购买的不同型号耐克鞋,这名网民发出“跪族女孩滚出中国”的微博,并称“她(奥运冠军)明明可以把耐克烧了发微博表爱国心,可她没有,真的很让人失望“。很快,这名网民被舆论的批评声淹没,她又发微博称“这个世界对女孩子恶意太大了”。

  振振有词地攻击别人;简单粗暴地立场站队;自己被攻击时又抱怨这个世界的恶意,这是今天互联网的一种典型场景。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企业同样感到困惑。 本来,互联网创造了平等,营销技术有效划分了圈层,企业可以精准地与自己的顾客沟通,“对爱我的人更好”,“不能与谋的人没功夫搭理”。但是当企业出现产品问题、道德争议,昨天还万众追捧,今天就人人喊打,忠实粉丝此时也选择做“沉默的大多数”。

  我们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环境:

  - 变幻莫测的舆论:人人都能发声的互联网,个体力量的爆发,情绪主导的群体

  - 脆弱的商业:企业担心任何细微的闪失可能造成的被动,经营中断、信誉危机、被对手超越

  - 地缘政治:美国对中国崛起的不适感和变态围堵,让横跨东西方市场和文化的企业公关更难把握

  我们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这并非一个灵魂之问,而是摆在每个企业、企业家和个人的现实问题。

  承担责任还是隐忍退缩,主动沟通还是刻意低调,单纯取悦顾客还是倡导社会价值,这些不仅是企业家在危机时刻,也是在战略规划和日常经营中无法回避的选择。

  我从80年代末在新华社担任编辑、记者,1996年到2016年在跨国公司做品牌公关,曾以记者身份报道过政府和企业的负面,也在企业为减轻负面报道的影响而与记者、总编辑们周旋、辩论、抗争,虽然自认为已经身经百战,但面对当今眼花缭乱的危机爆发形式、应对打法,仍然对新媒体时代的公关不断颠覆经典深感震撼。

  比如,我们公认的“速度第一”原则,现实中却常有困惑,对负面新闻、不实言论、恶意攻击,真的需要第一时间回应吗?快速回应是让谣言迅速消除,还是会加剧谣言的传播?

  攻击竞争对手,是一种不道德行为,还是商业竞争的必备能力?

  遇到危机,道歉能解决多少问题,怎样的道歉姿势会得到公众的理解原谅,企业如何在道歉中保持尊严,不失体面,赢得人心?

  以及,有没有“转危为机”这样一箭双雕的好事?

  今天,传统方法论无法解决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太多的不解和焦虑,也根本没有办法用“干货”、“套路”一次性地解决。

  公关从来就不是一个硬科学,它被不同的事实、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利益主导着,被强大的主观意识操纵着,但是我坚信公关有一种终极的正义,它在道路的尽头等着我们,也许我们永远够不到它,但是我们一直在朝着那个方向往前走。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询问价格/技术咨询/运营咨询/技术建议/互联网交流

郑重申明:曼可西里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该案例作为工作成功展示!